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邦尼学院
职业发展
联系我们
语言
搜索
邦尼学院

腔镜下体内打结技巧汇总

发布时间:2021-08-24浏览次数:327
导读:
腔镜打结与开放手术器械打结最大不同点是,器械位置及方向受到Trocar支点与角度的限制,自由度不如开放手术器械打结。所以,切记在打结之前,必须摆好线型(如U型、C环、D环、驼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腔镜器械自由度的不足,极大地减少空打次数,提高打结效率。

腔镜下打结的注意事项:

1.器械一般为左手分离钳,右手持针器。

2.缝线选取应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形成线圈或驼峰状,有利于打结。极度柔软的丝线是不适合腔镜体内打结的。

3.缝线长度以12~15cm较为适合。一般实际上打结所需的长线尾长度约5cm~6cm,短线尾的长度2cm~3cm,长线尾应适度宽松以利绕线,短线尾应足够长,以使其不会意外地从组织中拉出,但又不能太长,以免影响夹线。

4.左、右操作器械要相互靠近成结的位置,不要在远离成结点操作。

5.切记在打结之前,必须摆好线型(如U型、C环、D环、驼峰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腔镜器械自由度的不足,提高打结效率。

6.绕线时张开持针器有助于防止线圈从其尖端滑落,但也增加缝线卡在针嘴间的概率,可视具体情况运用。

7.要用分离钳的尖端夹住短线尾近末端处。

8.打结时左右操作器械及结、线尾,三点一线,不要呈三角关系。

9.成结的时候要注意短线尾的长度基本保持不变。

10.利用分离钳的弧度,将分离钳尖的凹面朝向持针器,如其凹面向下或朝向与持针器相反方向会增加难度。

11.左、右器械一起移动可以提高打结的效率。

C环打结法

应用C环打结技术时,C环或反向C环的构型是后续绕线的基本步骤,同时必须考虑缝合的方向。

如果从右向左缝合,则右手器械必须抓住长线尾形成向左凸、向右凹的环路(C环);缝线在左手器械上缠绕,然后将短线尾拉过环,形成一个半结。接下来,左手器械必须抓住长线尾形成向右凸、向左凹的环路(反向C环);将线在右手器械上缠绕,然后将短线尾拉过该环,完成第二个半结。

如果从左向右缝合,应该先用左手器械形成反向的C环做第一个半结,再用右手器械形成C环做第二个半结。

以从右到左缝合,右手持针器、左手抓钳交替打结为例:

右手持针器抓住缝线并穿过组织,在尾侧留下一条短线尾。右手持针器在穿过后重新抓紧与针头相邻的缝线。然后,右手持针器抓住长线尾,并形成一个“C环”。左手抓钳放在环的上方。右手持针器将长线尾缠绕在左手抓钳的不动的尖端周围。左手抓钳在抓住短线尾,然后向左拉,以完成第一个半结。在抓住短线尾之前,将左手抓钳的颚保持张开状态可能有助于防止线圈从其尖端滑落。对于第一个半结,编织缝线应使用简单的方结,而单丝缝线应使用外科结。

对于第二个相反的半结,左手抓钳创建一个“反向C环”。右手持针器放置在反向C环上,左手抓钳将线缠绕在右手持针器上。左右手器械的尖端一齐朝着短线尾移动,用右手持针器抓住短线尾。将短线尾通过线圈拉回并在相等张力下沿平行于针迹的相反方向拉动两条线尾来完成第二个半结。

6401 拷贝

A. 右手持针器抓住长线尾,并形成一个“C环”。围绕左手抓钳缠绕缝线

B. 抓住短线尾并将其通过线圈拉回

C. 完成第一个半结

D. 左手抓钳创建一个“反向C环”,在右手器械上绕线创造第二个半结

E. 通过线圈拉回短线尾

F. 完成第二个半结

驼峰打结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旋转抓住长线尾的器械使缝线呈驼峰状。

以左手抓钳、右手持针器交替打结为例:


6402 拷贝


A. 右手持针器抓住长线尾

B. 旋转抓住长线尾的右手持针器,使与右手持针器相连的缝线部分呈驼峰状

C. 左手抓钳从驼峰底下、右手持针钳上方穿过,打第一个半结

D. 左手抓钳抓住长线尾

E. 旋转左手器械,使与左手抓钳相连的缝线部分呈驼峰状

F. 右手持针器从驼峰底下、左手抓钳上方穿过,打第二个半结

单孔腔镜D环打结法

套管位置如下:右侧套管在左侧套管稍上方(9点和2点)。两个套管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足以执行此操作。

右手持针器抓住长线尾的中心。左手抓钳抓住长线尾距离末端5厘米处。拉动右手持针器,将左手抓钳推入长线尾下方,以缝线和左手抓钳的杆身形成“D环”。然后,右手持针器放开长线尾,并插入环中抓住短线尾的末端,将短线尾拉回,以形成方结的第一个半结。

接下来,右手持针器再次抓住长线尾的中心,形成“反向D环"。右手持针器再次插入环中,抓住短线尾的末端,将短线尾拉回,完成方结的第二个半结。


6403 拷贝


滑结变方结

如果在开始第二个结时第一个结变松,则可以通过拉动长线尾直到其笔直来将第一个锁定方结转换为滑结(至少在单丝缝合材料的情况下)。然后可以将线结沿着长线尾向下推到合适的位置,并在长、短线尾上施加压力将其转换回方结,以确保线结的稳定性。

6044 拷贝


A. 以相反的方向拉动长线尾

B. 形成滑结

C. 收紧滑结

D. 滑结转换回方结
Copyright © 邦尼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备19075124号  技术支持:企腾网络